论文
张昱, 曹思力, 张征宇, 闫强
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, 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和经济下行压力下, 失业风险加剧. 在污染治理过程中, 能否实现促环保与稳就业的双赢局面? 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, 构建了2014-2018年劳动力就业调整的面板数据, 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“十三五”规划中${\rm PM}_{2.5}$约束性指标对劳动力就业调整的影响. 研究结果表明: ${\rm PM}_{2.5}$约束性指标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劳动力参与工作的概率. 具体来看, 随着约束性指标的提升, 有工作的劳动力失去原有岗位的概率将明显上升, 而失业劳动力再就业的概率可能发生下降, 同时劳动力迁出居住地的概率也随之增加, 但是劳动力更换工作的概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. 以上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. 与此同时, 劳动力的就业调整存在明显地区和个体异质性. 规划颁布前环境规制程度高、产业高级化程度高的地区在指标影响下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小. 约束性指标对于在制造业、建筑业工作以及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的负向影响更大. 机制检验表明, 在${\rm PM}_{2.5}$指标的影响下, 高指标地区相对于低指标地区企业数量减少、生产规模缩小并且外商直接投资下降, 从而进一步对劳动力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, 并且这些负向影响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. 本文研究为中国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, 权衡环境治理与稳定就业的关系提供了经验依据.